土木工程学院
2025年10月28日下午17:30,办公楼604教室内暖意融融、欢声笑语不断,一场以“重塑新生”为主题的心理特色团体手工活动在此展开。四十余名学生在党总支书记吕萌的关心与辅导员老师们的引导下,利用废弃纸箱、塑料瓶、瓶盖、卡纸等日常材料,开启了一场融合团队协作与心灵成长的特别旅程。

活动伊始,党总支书记吕萌在致辞中强调了活动的意义:“手工创作,尤其是利用回收材料进行再创造,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在失败中学习调整思路、优化方法、重建信心,这正是应对人生挑战的核心能力——心理韧性的绝佳培养。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重构’的理念从你们手中的作品,真正延伸、内化到内心世界,从而深化你们应对压力、调适心理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更坚实的心理基础。希望大家全心投入,精诚合作,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专注的宁静,在团队协作中体味互助的温暖,在克服困难中锤炼坚韧的心智。”
活动现场划分为多个创作区域。各团队领取基础材料后迅速投入创作,一件件构思巧妙的作品逐渐成型。




在综合创作区,纸箱成为主要原料。同学们通过精心切割、拼接与加固,打造出棱角分明的坦克模型,履带部分巧妙运用瓦楞纸纹理展现细节;另一团队则以卡纸辅助,用纸箱搭建起一座横跨桌面的“桥梁”,桥身结构工整,细节处还设计了护栏,生动逼真。


创意改造区则充满了想象力与象征意义。同学们以塑料瓶为核心大胆创作:将瓶身切割重组,辅以彩色卡纸机翼尾翼,制成灵动的飞机模型;将细长瓶体堆叠拼接,机身贴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制作出昂首向上的火箭模型,寓意“逐梦蓝天”;更有团队用柔软的卡纸折出憨态可掬的小猫、小狗等宠物形象,与硬朗的机械模型形成温馨对比,为现场增添了活泼气息。




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默契配合尤为动人:当某组员为坦克履带固定犯难时,精于结构的同伴主动分享妙招;当火箭模型的旗帜粘贴出现偏差,细心的成员立刻出手协助调整;即便是折纸宠物的细微造型,大家也乐于彼此借鉴、共同完善。这种互助氛围不仅让作品更加精致,更在无形中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使协作本身成为滋养心灵的良方。

扫码关注
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