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
世界艾滋病日
“携手抗艾,关爱艾滋病患者”
WORLD AIDS DAY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艾滋病是什么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病人及HIV携带者都是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HIV作用于人体免疫细胞,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并发严重感染和肿瘤。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数年。感染初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肌肉酸疼等症状。约两周后症状消失,进入无症状期。此时可伴有全身淋巴结反复肿大。发病期可以出现全身的症状,发热,盗汗,厌食,并逐渐侵袭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粘膜,眼部等,可继发肿瘤,严重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
性接触传染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提系统,引起组织器官损伤,造成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
血液传播
输入受到感染的血液。合用受到污染的针头、针管或其他锐器。输入受到感染的血液。合用受到污染的针头、针管或其他锐器。
母婴传播
在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期间在母亲及其婴儿中间传播。
关于艾滋病的误区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
感染HIV病毒就是艾滋病患者
真相:HIV即艾滋病毒,而艾滋病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
人体咋感染艾滋病毒2-10年甚至更久后,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才会发展为艾滋病。
安全套放不住HIV
真相:市委组织指出,有证据表明,男用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防护率85%以上。 质量好,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套,完全可以有效隔绝病毒,大幅度降低性行为的危险性。
同性恋=艾滋病
真相:2015年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平均达8%,而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高,但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传播并无关联,而是因为男男性行为的特征更易导致病毒传播。对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反而会加大同性恋的隐蔽性,增加指防治艾滋病的难度。
哪些方式不传播艾滋病?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
以下方式目前未发现会传播艾滋病:1.食物、饮水、空气。2. 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在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一般活动。3. 礼节性亲吻、拥抱、咳嗽、打喷嚏、谈话、共同进餐、同住、握手。4. 公用马桶、浴缸、同用一个浴池。5. 蚊虫叮咬。6. 纸币、硬币、票证。
艾滋病的传染性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上看不出来,但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的传染源为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从染上艾滋病病毒到艾滋病发病一般要经过很长一段无症状的潜伏期,有的甚至长达10年,这时没有明显症状,别人也看不出来,但仍然能传染他人。尤其是在艾滋病病毒刚刚进入人体后的2-12周,血液中因不能检测出足量的病毒抗体,而不能通过一般的抗体检测发现,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
HIV感染及其后病程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
一般可分为高危行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发病期。
高危行为
3.非法采血点卖血或输血4.不正规机构经未消毒的纹身、穿耳洞等5.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
何时服用阻断药能预防感染?发生高危行为后,可在72小时内(越早越好)去医院就诊,服用阻断药,阻止HIV病毒的感染。阻断药成功率:
(1)2小时内阻断效果最佳
(2)24小时内服用,阻断希望也很大
(3)72小时内服用仍有希望成功
(4)超过72小时则没有阻断效果了
急性感染期(早期症状)
常见症状:发热、咽痛、乏力等感冒样症状为主,可伴有皮疹(胸部、面部多见)、全身淋巴结肿大(一般无痛)等。持续时间:高危行为感染后2~4周可出现,持续1~3周可自行缓解。专家提醒:此时进行HIV抗体试纸检测即便呈阴性也不能排除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HIV核酸检测以及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潜伏期
常见症状:急性期过后感染者进入潜伏期。潜伏期几乎没有任何艾滋病相关症状,但病毒已经在患者体内疯狂复制,可传染其他人。持续时间:此阶段通常会持续5~10年,平均7~8年。专家提醒:此阶段若尽早发现并治疗,可能延长潜伏期,甚至可能使患者不发展为典型的艾滋病,得到和常人类似的正常寿命。
艾滋病发病期
艾滋病前期:(1)持续数月的全身多出淋巴结肿大。
(2)持续数月的周期性低热和夜间盗汗。
(3)体重无缘无故减轻10%以上。
(4)全身出现各种细菌或病毒感染等。
典型艾滋病期:艾滋病前期持续1年左右会发展到典型艾滋病期,患者会出现严重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感染,甚至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平均在半年~两年内最终死亡。
怎样预防艾滋病?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
在预防艾滋病“ABC”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策略和全球艾滋病防治实践,我们提倡预防艾滋病“1A、2B、3C、4D”原则。
1A:AbstinenceAbstinence(禁欲):具体含义由不发生性行为调整为:未成年人不要发生性行为,青少年要尽可能延迟第一次性行为的时间。
2B:Be faithful ,Be responsible
Be faithful(忠诚):指夫妻双方或者性伙伴双方要互相忠诚,不与对方外的第三者发生性行为,坚决抵制卖淫嫖娼、聚众淫乱活动。
Be responsible(负责任):指对发生的性行为能够负责,发生的性行为对身体和心理、现在和未来、他人和社会都不会造成伤害,既要考虑双方的感受,又要考虑对周围的影响。
3C:Concept,Condom,Consulting and Testing
Concept(观念):要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认识到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受到艾滋病的威胁,要对自己健康负责;主动学习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拒绝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
Condom(安全套):如果没有生育需求,发生性行为时要使用安全套。如果与夫妻或固定性伴外的第三方发生性行为,坚持每次都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确保性行为安全。
Consulting and Testing(咨询和检测):发生易感染危险行为后主动到疾病控制机构、医院进行咨询,对发生的行为进行评估,主动要求进行艾滋病检测或开展自我检测。
“4D”:Disease treatment,Drug post-exposure prohylaxis,Drug pre-exposure prophylaxis,Dru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Disease treatment(治疗性病等疾病):是指如果患有性病或其他生殖器损伤溃疡类疾病,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Drug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暴露后药物预防):指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发生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后,要在医生指导下,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遵医嘱服药。
Drug pre-exposure prophylaxis(暴露前药物预防):指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生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行为之前,遵从医嘱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感染。
Drug Antiretroviral therapy(抗病毒药物治疗):指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根据医嘱坚持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国家目前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实施应治尽治的防治政策。